星橋三十五——愛的信念

創辦人 陳蓮泓

【星橋人的文化——把人優先擺在第一位】

「星橋創立之目的就是以人為考量,人就是我們的服務對象,人的問題由人來解決,所以人當然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

在星橋我總是這麼說著,這麼多年來,資深幹部想到就會把「她」拿出來提醒一下,但也會因時代交替,新一代的會忽略了這個概念。所以在星橋三十五之際,身為創辦人的我想再將『請把人的事優先處理,只要把人的事做對了、處理好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容易多了,這樣一來我們所說的:服務生活化、伙伴家庭化也絕對是處處可做,而不需要特定時間、特定地點了。』這個理念再次跟所有星橋人共勉。

從過去到現在,有不少的人總愛這麼問我:星橋的人為什麼不會爭權、爭寵和爭吵?星橋不像一個團體和機構,比較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很和諧很棒的大家庭,為什麼?而且星橋的服務品質是服務對象和認識星橋的人都稱讚的,星橋是怎麼做到的?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我是這麼回答:因為星橋有我這麼一個大壞人,我是一個非常兇的壞人,而且我沒有什麼愛心和耐心,也不太負責任,又是一個要求非常嚴苛的人,而且是只要求別人不要求我自己,所以自然而然星橋大大小小的人就都這樣了,內部從不會有所謂的鬥爭和爭寵,唯有的就是搶事情做。大家聽到這樣的回答,都以為我是開玩笑。其實真的是如此,因為在我的原則裡,「人」是最優先的,而且我對星橋人的要求並不是在服務中,而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給了很多的課題是把日常生活當作訓練的平台,要求大家在工作和生活把握遇到的每個人,要在生活工作中練習和培養自己善良的心,平時就要給自己機會學習用善良的心待人,同時隨時要看自己是不是會產生害人之心和念頭,如果有就要告訴自己這不是星橋人該有的行為,這樣是不對的。星橋在沒有任何財團企業支持下能如此一路走來,全是因為星橋人心中的愛,在小愛與大愛間串連才能如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小愛發揮是星橋人的課題。至於爭寵或爭吵?星橋人不太可能有機會在我面前說他人是非,舉凡是同事、先生、太太甚至是公婆都一樣,因為這除了會討來我的一頓臭罵外沒有其他。我可以接受任何人跟我談事情,但我不會讓大家在我面前怪罪他人造成自己的錯或問題,通常星橋人跟我談事情或是心情低落需要協助,我都是陪伴當事人在事件中看到自己及討論可以改善的空間,若只想發洩情緒並得到自己委屈的認同是不可能的。這樣大家應該相信我真的是多麼壞了吧!

 

【星橋人的文化——創辦理念】

星橋的文化是什麼?在早期義工並不是那麼盛行的年代,星橋就非常清楚的訂出方向和目標,以「啟發愛心引導更多的人,關懷社會美化社會」為宗旨。把歡笑與陽光用熱忱雙手帶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為服務目標。並致力結合善心人士,共同為被服務對象努力。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工作為落實直接服務而努力。在當時很多人很好奇怎麼可能?沒有錢的人怎麼可能把社會服務工作做好?有表面說好卻抱著看戲心態的人,有直接說不可能而看衰的人,甚至當時某政府官員直接嗆明:沒有民意代表和名人撐腰的星橋不可能拿到任何公部門補助,所以不用想申請到任何補助,除非去找到靠山。

然而星橋的誕生是一份反省後的思想綻放,是在看到了太多錦上添花的愛心消費形態,及育幼院孩子對我這個輔導老師私下抱怨假日要配合所謂愛心團體到院參訪,才讓我開始思維所謂的服務是什麼?也讓我開始認真的檢討所謂的服務,到底能為被服務對象帶來什麼?還是只有服務者自我滿足的愛心?相對地帶給服務對象是何種意義?所以星橋不以走馬看花的觀光行程到處訪視,不安排滿足式的虛榮愛心活動,堅持以長期定點、固定對象的深耕服務模式,更期望被服務者不需為應付走馬看花的團體而受傷害。

因此面對等著看戲的,或直接明示不要期望可以得到政府補助的種種情境,星橋人都將其視為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我們確實沒有民意代表、名人及任何財團企業當後台,可是我們擁有一群真的有文化的人。在民國70年8月2日成立時,我們就以「專業的義工」為自我要求,登記立案後更以「半專業的社工」來期許星橋義工的服務品質,雖為半專業的社工,卻是以專業的精神和態度作為深耕的服務訓練,這也成為星橋文化傳承的主要骨幹。

 

【星橋人的文化——服務和被服務】

在星橋的義工被強烈要求一定要以人文對待並尊重任何一個生命,不以同情、可憐的心態從事服務,要以互助方式服務,在直接訪視中關懷瞭解,以一個晚輩的心態對長者進行關心,對身心障礙的家庭更是要以朋友的角色進行互動,從這樣的互動和關懷中瞭解長輩和身心障礙家庭的需求,進而提供協助。

要對每個關懷訪視的家庭或長輩做到瞭若指掌,最重要的就是投入時間。除了建立關係外,還要看服務的人是否具有真正關懷人的特質,以及是不是真正重視人的服務特質。若是欠缺給人溫暖的特質,那麼在從事關懷時一定無法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時候星橋就會評估「服務人」,如果服務人是有心不知該如何做,這樣很簡單──「訓練」是最重要的。因為不知該如何做是可以被訓練的。對星橋而言,服務不是只有愛心,服務需要具備許許多多的專業技巧,從說話到任何一個攙扶動作,看似簡單卻都是很微細的專業,既然有心想當星橋人,那麼清除自己過去的習慣將會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因為服務並不是以自己的習慣加入於被服務者之間。在星橋的宗旨裡,要協助和陪伴義工面對自己、學習自我成長、行善助人,以專業化的助人技巧落實直接服務,以對象需求為主,不沽名釣譽、不跟隨潮流錦上添花、不配合只做秀的服務,不做滿足式的愛心,這些都是星橋人非常重要的服務理念。所以訓練的目的不是只有增加服務技能,訓練的目標是讓每個星橋人清掃自己、整理自己,讓自己更加成長和茁壯是星橋人重要文化之一。

當開始學習隨時隨地用心注意看待身邊的任何人事物時,很多初接受訓練的人一開始覺得這太容易了,可是當口號不是口號,而是要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尤其是被要求要尋找出自己的助人特質和善心,看似簡單,卻又是那麼的陌生。當被要求從周遭做起時,當事人會發現原來自己的熱情是用於外,而忽略了身邊的人,同時也會發現沒有能力應付身邊人而逃避的種種,這些看在星橋資深幹部群的眼裡都是正常,因為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要能做好服務,每天都需要花時間瞭解自己並自我改進,因為我們一定要先做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的人,這樣才會成為一個更有價值的助人者。

 

【星橋人的文化——專業的期許】

星橋由內而外顯現出來的文化內涵就是服務生活化、關懷多元化、資料健全化、伙伴家庭化這四項鮮明的特色。星橋人的服務關懷是多元化,不是只有對特定的人、事、物。所以每個被服務者的資料建檔是否健全,能夠提供每位服務者訪員一目了然的機制就在星橋另一特色:資料健全化。

而在教育訓練方面向來都是分為兩大方針:一為直接服務的專業技能,例如:針對老年人的身、心理需求和適合老年人的活動作為設計,讓星橋人學習和練習,如何更有效能的與長者們相處和互動。在精神病患的領域,教育訓練的重點除了專業知識外,更是把重點放在參加成員的自我生命重整,幫助每個參加的星橋人整理自己,進而做一個真正的服務人。再則為活動的訓練,如針對星橋人所欠缺的團康帶領、活動設計,戲劇表演,歌唱表演,如何寫劇本等等都是訓練的一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星橋的教育訓練,非常注重如何面對死亡課題的心理準備,在這部分做了很多的訓練和練習,讓星橋人在訪視的過程中能從容面對這類話題,並協助談論者以健康的心態整理和面對。

星橋對義工的要求更是嚴苛,雖是非專業的社工,但要求全都是用專業社工的基本倫理要求,除了對案主要擁有最基本尊重外,基於保護案主,星橋的任何個案資料都不可以外帶,對每個案主的生活狀況除了個案研討外,都不可以對外談論;對於案主的包容和接納更是每個星橋人的基本要件,不帶有個人的主觀價值成見和偏見對待案主;對於案主的身、心不會在短期內下定論,都是在經過長時間建立關係後,才開始慢慢評估和分析案主的生活領域狀態和需求。在這個功利的社會裡要能如此不在乎所謂的效率,只在乎被服務者的需求,且數年如一日的一直站在第一線從事直接服務;用專業的分組,好幾位伙伴共同關懷著被服務者;不用數據評估,用的是案主的需求為需求作為評估。我們很驕傲也很慶幸的星橋人做到了──比專業更專業。

 

【星橋人的文化——佛法社會工作】

記得約在民國84年時,市府社會局有位科長和專員這麼問我:星橋這個團體裡頭有股濃厚卻又讓人說不出的感覺,那種感覺是很清楚卻又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最令人不解的是在社福界這麼久的我們從未看過這樣的氛圍,我們常常在討論這到底是什麼?

我說星橋人常說:「星橋是個比家更像家」的地方,這個沒有血緣的大家庭,常常讓人誤以為是一個大家族所組成的團體,這是星橋非常落實佛法社會工作的一環,也是星橋伙伴家庭化很大的特色。在這個沒有血緣的關係裡,卻隱含著濃厚的似血緣關係,怎麼說呢?在星橋,倘若有伙伴家庭遭逢變故時,星橋人絕對會全力的陪伴與照顧。在佛法裡所談的眾生皆為我們過去世如父如母,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在過去可能都當過我們的父親或母親,因此在這裡我們沒有所謂血緣的執著,只有珍惜和感恩的共識。也因此在我們平時的訓練和練習就非常強調服務生活化之本質,是沒有特定時間和地點之分。

「佛法社會工作」就是把佛法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實踐、印證。從低收入單親家庭、獨居老人到精神療養院都是低成就感的服務,是許多團體難以深入的族群,而星橋之所以能不隨波逐流,堅持長期定點深耕,乃源於星橋本著落實佛法社會工作之方向努力,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遠離痛苦及期望所有的人都能獲得快樂,這是佛法教育中的「慈心、悲心」之精神所在。然而培養慈心和悲心若沒有「智慧」判斷,便無法做一個有效的助人者,所以智慧的培養和練習就很重要。智慧的開啟除了專業的助人技巧外,更多自我檢視和面對就是要讓自我的煩惱減少,同時也讓自己的心回到平凡如水晶般的清澈本質,讓自己在面對處遇任何人、事時皆能用智慧慈悲助人。

為什麼要同時具足智慧和慈悲呢?因為有慈悲沒有智慧,往往會產生想助人卻不知該從何處著手,不然就是因為能力不足而幫倒忙的情形;但是有智慧沒有慈悲呢?就會比較自掃門前雪,只顧著自己而不關心旁人。所以「智慧和慈悲」就像我們隱形的翅膀,它可以帶著我們自由遨翔的去幫助正在孤單、絕望中徘徊受傷的眾生,幫助他們祛除黑暗,得到如太陽般的希望生活下去。這就是心聞得到卻總讓人說不出的氛圍,也就是星橋佛法社會工作的重要文化。

 

【星橋人的感動——菩薩示現】

星橋人更是以著感恩的心面對所謂的服務對象,因為他們個個都是菩薩的化現,獨居長者化現著生、老、病、死的各種痛苦,讓我們理解和體會無常;精神身心障礙者更是慈悲的示現「心」病了——心生病了,那種連苦都無法說明白的慈悲示現,讓我們知道一定要好好的照顧自己的心,因為心如果生病了,什麼都無法控制,什麼都真的沒有辦法做了,生活就一天過一天,同時也浪費了難得的人身。所以星橋人感謝這些菩薩無私的示現教育著我們。

常會有些好友跟我說:星橋的理念非常好,真的是一部非常好卻不叫座的電影。在現今社會如此的堅持實在是太辛苦,一直建議我們要改變去結合媒體宣傳。對星橋人而言,這條路三十五年走來始終如一,而且星橋在每一階段的蛻變都是為了服務對象而調整,這些看似簡單平凡又日復一日的點點滴滴,就是星橋讓人無法用言語去形容,卻又很明顯感覺得到的特有文化。我們始終不願把我們服務的對象給媒體,那是我們的堅持和底線,因為我們是從事「人」的社會工作者!

 

 

【星橋人的祝福——無限感恩】

無論社會如何變遷,星橋的創辦初衷不會因時空轉換而有所動搖,即使因應社會潮流有所調整,星橋本質的服務倫理價值觀仍不會因為社會變遷的衝擊而改變,因為福利法規總有著許多不足之處。我們珍惜每一種緣分,如何讓每種緣分在這種小愛和對眾生的大愛之間取得平衡,是我們落實佛法社會工作的修持關鍵。這就如同我們永遠感恩所有信賴我們、支持我們的贊助會員、捐款人一樣,我們要盡力讓這份愛傳遞到社會每個陰暗角落,我們要秉持對弱勢與非弱勢眾生的關懷,並以最直接和最簡單的專業方式落實──把這份無私的愛傳出去。再則對星橋人而言,這也是一種珍惜當下、把握生命,追求生命圓融、圓滿的修持練習。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凡是你對別人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所以當你希望自己得到快樂時,你就必須先帶給別人快樂。因而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樂,你能為自己努力去做的最好事情,就是把握時間和機會去行善布施服務人群,主動為他人做善事和好事,這樣快樂和喜悅自然而然就會伴隨著你。所以不要用想的,唯有去實踐才能真正的體悟。

星橋三十五年,無限的感恩在心頭,感恩所有給予星橋支持的人、事、物,感恩一路走來的星橋家人,我真的非常隨喜和讚嘆你們!
因為你們真的太棒了!

感恩我的根本上師、依怙上師們及所有善知識!

願我們所居住的地域和世界不再出現疾病飢餓和痛苦!
願一切善行迴向給所有一切如母之有情悉皆吉祥快樂!

error: 本站所有照片、文字,版權皆屬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星橋愛心服務協會所有,請勿擅自轉載!